历史的气息,有太多的难以言说,唯有品味回味……
这一次又翻出来看看,突然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优酷观看地址:
[youku id=”XMTYzODE3MTU2″]
第一集 幻影迷城
西安,一个充满了传奇和荣耀的城市。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王朝第一次在这里建都。在随后的时间里,数以百计的帝王以西安为都城,统治中国长达一千多年。历史给这个城市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在今天西安市的北部,有一个大型的文化遗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耸立过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的宫殿群。它的面积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四个紫禁城,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这就是大唐帝国的皇宫——大明宫。这里不仅蕴藏着一个帝国湮没已久的秘密,也铭刻着整整一个时代的记忆。
公元626年,大唐立国刚刚八年。在都城长安的玄武门,一场政变正在悄悄地准备。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帝位,大唐皇室家族开始互相残杀。震惊帝国的政变持续了仅仅几个小时。在六月四日的这个黎明,大唐皇帝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取得了帝国的最高权力。玄武门之变极大地影响了大唐帝国的历史,它不仅造就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帝王,也为一座旷世宫殿的诞生埋下了种子。
玄武门政变之后,开国皇帝李渊退位,儿子李世民登上帝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公元630年,北方的游牧民族全部归顺,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帝王被周边的游牧民族如此尊崇,非常罕见。在李世民的苦心经营下,大唐开始走上兴盛之路。帝国在蒸蒸日上,但这无法弥补父子之间感情的裂痕。退位之后的李渊成为太上皇,从此不问政事。史书记载,晚年的太上皇郁郁寡欢,整日沉迷于琵琶弹奏当中。李世民曾经为建立大唐而浴血奋战,帝国又在他的统治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退位的父亲使唐太宗的内心一直难以安宁。这是一位渴望完美的帝王。他不仅要建立一世功业,而且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孝子的名声。公元632年的夏天,当李世民出长安城避暑的时候,父亲却不愿意同行。大唐代隋而立,仍旧以隋帝国建造的太极宫为皇宫。但是,太极宫并不适合居住。《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隋帝国以《周易》的乾卦理论为指导建造了长安城。古代中国人观察天象发现,紫微星位于北天中央,被众星环抱,尊贵的天地就居住在那里。紫微星其实就是北极星。皇帝贵为天子,地上的君主和天上的星宿应该对应。皇帝居住的太极宫也因此被安排在长安城北部中央的位置。然而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忽略了地形的缺陷。太极宫正处在长安城地势最低的一块洼地上,长安的夏天经常下雨,温度又很高,太极宫因此潮湿而燥热。由于多年征战,李世民一身伤痛,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他都要出长安城避暑。唐太宗避暑的一个地方叫九成宫,距长安三百里。九成宫是隋帝国建造的,史书记载,隋帝国的开国皇帝杨坚猝死于九成宫。长安城中流传,杨坚正是在九成宫被暴虐成性的儿子隋炀帝杨广所杀。玄武门之变一直是李渊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苦。因为争夺权力,儿子们相互残杀,父子之间也形同陌路。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不愿意目睹父子反目成仇的是非之地。当李世民邀请父亲前往九成宫避暑的时候,李渊拒绝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马周的官员建议,在长安城为太上皇营建一所避暑行宫。马周认为,这件事可以昭告天下。皇帝一刻也没有忘记对父亲尽孝。帝国日新月异,国库也逐渐丰盈。唐太宗听从了马周的建议,决定为太上皇修建避暑行宫。公元635年的春天,大批工匠汇集于长安城的东北方向,开始大兴土木。新宫殿称为永安宫,后更名为大明。李世民真心希望大明宫可以成全自己的一片孝心。然而工程开始不久,李渊就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的营建戛然而止。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帝王。他心胸宽广、善于纳谏、任人唯贤,统治大唐二十三年期间,文治武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公元630年,北方的突厥人全部臣服。从公元640年开始,帝国的骑兵越过大漠,一路西进。公元648年,帝国将安息都护府迁至龟兹,西域重归大唐的版图。丝绸之路在经历了中原王朝三百多年的分裂之后,在大唐帝国的经营下又一次顺畅起来。使节奔走,僧侣流动,商旅往来,东方和西方之间重新连接,长安的光辉开始照耀世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治世—–贞观之治。但是,晚年的唐太宗并不愉快,内心一直处于煎熬当中,他不仅要处理繁忙的政务,也为帝国的传承耗尽了心血。唐太宗由衷地期望,李氏家族的荣耀能够代代相传。公元649年,五十三岁的太宗皇帝病入膏肓,身边服侍的是他选定的继承人太子李治。李治在端汤送药的时候,看见了风姿绰约的武媚娘,涉世未深的太子被深深地打动了。武媚娘是太宗的妃子,已经二十六岁。没有人知道,武媚娘和未建成的大明宫有什么关系,也没有人想到,这个女人将主宰大唐帝国整整半个世纪的命运。
就在这年的夏天,唐太宗撒手人寰。作为先皇的妃子,武媚娘被送往长安城中的一座寺院。根据大唐的律法,皇帝驾崩之后,没有生育过的嫔妃必须出家。或进入道观,或皈依佛门。唐太宗死后,才人武媚娘被迫成为尼姑。青灯做伴,武媚娘似乎只能在孤独中度过余生。寂寞的武媚娘用一首情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媚娘希望这首情诗能够拯救自己的命运,她无法忍受如花的生命在寂寞中枯萎。武媚娘知道,只有那个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才能拯救自己。武媚娘的情诗最终送到了太极宫。昔日的太子已成大唐的高宗皇帝,绵绵的情丝使李治久久不能释怀。他始终无法忘记这个曾经属于父亲的女人。唐太宗死后不久,武媚娘又回到了日思梦想的皇宫。李氏皇族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在游牧民族看来,父亲的女人嫁给儿子,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公元655年,先皇的妃子成为大唐的新皇后。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女人,她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又拥有超常的胆识和气魄,但是她身上真正独一无二的是对权力无边无际的渴望。无以言说的命运,给了武皇后千载难逢的机会。史书记载,唐高宗身体羸弱,患有严重的风痹症。根据一些学者的推测,风痹之症很可能是李氏皇族的遗传性疾病。多病的唐高宗为武皇后通向权力之路创造了条件,也直接促成了大明宫的重建。太极宫不仅潮湿,而且过于朴素。被疾病折磨的唐高宗,再也不愿居住在潮湿的太极宫。到高宗时代,大唐立国将近半个世纪,威望日隆的帝国也急需一座与之匹配的皇宫。在停工多年之后,帝国决定重新建造大明宫。
公元662年的春天,数以万计的工匠第二次汇集到长安的东北方向,规模浩大的皇家工程开始了。大明宫开始重建,但规模已非往日可比,它不再是皇家避暑的离宫别殿,而是大唐最尊贵的建筑,帝国的新皇宫。唐代诗人李华记载了大明宫的建筑盛况:“涉碛砾而登崔嵬,择一干于千木。”这些栋梁之材来自遥远的南方,伐木的声音曾经响彻山谷。经过长达半年的运输,这些巨木才能到达大明宫的工地现场。大唐的皇后在大明宫重建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武媚娘进宫以后,精心策划,不但囚禁了皇帝宠爱过的萧淑妃和皇后的原配王皇后,而且将她们折磨至死。据宋代的史料记载,披发沥血的冤魂经常出现在皇后的梦中,被噩梦折磨的武皇后,期盼着大明宫早日建成,逃离不堪回首的太极宫。这是大唐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建筑工程。在中国历史上,如此宏伟的工程,大概只有秦始皇没有完工的阿房宫可以相比。从有限的史料推算,参与大明宫营建的工匠很可能达到数十万人。如此浩大的工程,确实需要巨额的人力和财力,为了迅速建成大明宫,国库划拨了帝国十五个州的赋税收入,又停发了长安各级官员一个月的俸禄,依靠以往四十五年的不断积累,帝国日益富足。规模空前的工程,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根据史料记载,皇家工程的监造者是一个叫梁孝仁的官员。梁孝仁是帝国的司农少卿,主管农业,由于精明干练,而被任命为大明宫建筑工程的总指挥。在隋帝国修建长安城之后,还没有什么人有过这种百年难遇的机会。可以想象,为了大明宫的落成,司农少卿梁孝仁费尽了心血。
至高无上的皇家工程不仅需要一个兢兢业业的监造者,而且需要一个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大明宫的设计者又是谁呢?令人惊奇的是,史书中没有任何相关的记载。大明宫营造期间,一个叫阎立本的人正担任帝国的将作大匠。阎氏一家深谙工艺之学,父亲阎毗曾为隋帝国营造宫室,兄长阎立德先后担任大唐的将作大匠和工部尚书。阎立德死后,弟弟阎立本接任将作大匠一职,将作大匠专门负责皇家工程的设计和营造。我们有理由推测,大明宫的设计者就是声名显赫的大画家,步辇图的作者阎立本。举足轻重的皇家宫殿必定是帝国最杰出的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公元663年六月五日,这是大唐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大明宫尚未完全竣工,迫不及待的皇室就准备搬迁了。宫女和太监到处奔走,为搬家而忙碌,从太极宫的北门到大明宫的南门,皇家卫队已经戒严,搬迁宫室不仅是皇家的私事,也是帝国的大事,容不得半点差错。立国四十五年之后,大唐的皇室终于离开了太极宫。从此,帝国的权力中心从太极宫转移到大明宫。从长安城的中轴线一直往北,越过皇城和太极宫之后向东,就是大明宫的南门丹凤门。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一般的城门只有三个门道,而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宽大的门道,高耸的墩台,雄伟的阙楼,丹凤门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门。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这样庞大的宫门。丹凤即朱雀,意思是红色的凤凰。丹凤门的命名究竟来自何人,史料已不可查。但它与武皇后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可思议的联系。中国古代典籍中说,天下安宁太平,凤凰就会降世。或许,历史果真如预言那样,在冥冥之中潜藏着难以言说的玄机,在公元663年的夏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大唐的皇后就像一个火红的凤凰降落于刚刚建成的大明宫。在丹凤门的后面,就是唐高宗和武皇后日思夜想的大明宫。丹凤门的背后,究竟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第二集 丹凤朝阳
公元618年,李氏家族建立大唐,定都长安城。立国之初,皇室仍然居住在隋帝国建造的太极宫。太极宫处在一块洼地上,在多雨的夏天非常潮湿,很不适合居住。公元662年,立国四十五年之后,帝国开始大兴土木,在长安城的东北方向修建新皇宫,规模浩大的皇家工程仅仅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公元664年正月初一,这是大唐的新皇宫大明宫落成后的第一个元日,元日的大朝会是帝国最为隆重的庆典,对于帝国的官员来说,元日这天能够进入丹凤门,意味着无上的荣耀。丹凤门是大明宫的南门,也是大明宫的正门。在丹凤门的里边,就是大唐的最高统治者居住的地方,也是帝国的权力中心。太阳正在升起,官员们进入丹凤门,正对着丹凤门的是一个纵深六百三十米的广场。巨大的广场尽头,就是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巍峨的殿堂坐落在三层大台上,东西两侧如巨鸟的翅膀一样,飞扬的是高大的阙楼。唐代诗人李华这样描述:“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岌树巅而崪云末。仰观玉座,若在霄汉;倚栏下视,南山如在掌中。”高耸入云的宫阙,气势磅礴的殿堂,含元殿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数以百计的君王和皇帝修建了无数座宫殿,但是,规模和气势如含元殿者,确实没有第二个。含元殿的殿基高出地平面整整十五米,为了官员上朝方便,东西两侧分别修建了两条平行的坡道,由丹凤门北望,坡道宛如龙垂其尾,称之为龙尾道。唐代诗人白居易写道:“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巨大的建筑,渺小的官员,含元殿体现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帝国的庄严神圣。
大朝会的时间终于到了,大唐的皇帝和皇后步入含元殿,这是帝国一年中最神圣的时刻。一代明主唐太宗离世之后,太子李治继承帝位,这就是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唐高宗。大明宫落成的时候,他已统治大唐十五年。帝国在蒸蒸日上,高宗唯一的担忧只是每况愈下的身体。由于身体羸弱,帝国事务逐渐转移到了高宗的皇后武媚娘手中,唐高宗并不知道,这只是自己心爱的女人书写历史的开始。正月初一的大朝贺是大唐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礼仪。在尊贵神圣的含元殿,各部官员向皇帝呈报一年来的政绩,展示帝国取得的成就,各国使节献上来自异邦的宝物表达对大唐的敬意。唐代诗人王维写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来自各国的使节都渴望与大唐交往,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节而言,元旦的大朝会是最好的机会,这一天,他们能够亲眼目睹大唐的皇帝。唐代诗人李华这样描写大明宫:“北据高岗,南望爽垲,终南如指掌,坊市俯而可窥。”站在含元殿上向南眺望,偌大的长安城尽收眼底。在大明宫的正南方向,是一座宏伟的佛寺—–慈恩寺。慈恩寺的第一位主持就是大唐显赫一时的玄奘法师。诗人李华这样解释大明宫的涵义:“如日之升,则曰大明。”这是一个踌躇满志、昂扬向上的时代。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含元殿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写照。它宛如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照耀着大唐的天空。
黄昏来临,当班的官员们走出宫门,忙碌了一天的大明宫逐渐清静下来。皇家卫队开始巡逻,执勤的卫兵擂响了含元殿鼓楼上的大鼓,关闭宫门的时间到了。鼓声首先在大明宫敲响,以此为信号,整个城市的街鼓依次响起。长安城实行宵禁制度,大大小小的城门听着鼓声开始关闭。夜晚降临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始进入梦乡。大明宫不仅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整个帝国的统治中枢。偌大的唐帝国,通过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大明宫中有条不紊地运转。大明宫中的皇家卫队称为金吾卫,他们掌管着大明宫所有宫门的钥匙。大明宫有十一座宫门,开关宫门的制度很严格,必须核对门契。门契分为两半,一半在宫中保存,另一半由门官掌握,两半契合才能打开大门。门契刻成鱼形有特定的含义,在古人看来,鱼白天黑夜从不闭眼,警惕性最为可靠。金吾卫不仅负责宫廷的安全,还负责整个长安城的治安。根据大唐的制度,官员们五更左右就要去上朝,五更点卯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长安城依然在熟睡。官员是帝国的支柱,尤其是都城的官员,地位更是举足轻重。但是在大唐,官员们无论职位高低,大多骑马上朝。高级官员一般有一个或两个仆人随行,在夜色中为主人掌灯,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俸禄有限,只能一个人独行。大明宫在长安城的东北方向,与官员居住的地方有不短的路程,风里雨里上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大唐帝国,官员必须准时上朝,如果上朝迟到,惩罚会非常严厉,轻则罚去一个月的俸禄,重则丢掉官职,帝位显赫如宰相者都不敢无故迟到。
天已经放亮,官员们到达了大明宫。每进一座宫门,皇家的卫兵都要仔细核对每一位官员的身份。所有在大明宫上朝的官员都要登记在册,登记的内容不仅有姓名、官职和年龄,甚至还包括身高和形体特征。经过一连串严格的确认之后,官员们最后才能到达大明宫的宣政殿。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分别为大唐的外朝、中朝和内朝。宣政殿在含元殿以北,是大唐处理国事的地方。盛大的庆典一般在含元殿举行。宣政殿和紫宸殿是真正的权力中心。根据大唐的律法,官员们上朝时必须遵守纪律。笏板歪斜着罚去一个月的俸禄。笏板又称朝板,是官员上朝时的工具,如果有事启奏皇帝,可以在背面写字以防止遗忘。在大唐,五品以上的官员使用象牙笏,五品以下的低级官吏,使用竹子制作的笏板。另外,不按照等级次序站立,未经允许随便讲话,无故离开队列等等,都要罚去一个月的俸禄。宣政殿的朝会结束之后,官员们就会前往自己的办公场所。宣政殿的东边是门下省,西边是中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直接代表皇帝的旨意行事,是大唐中央最高的权力机构。在前代的基础上,大唐创建了行之有效的中央管理体系。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代,但完善于唐帝国时期,三省之间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行政效率很高。学者们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唐代的中央管理制度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地步。退朝之后,武皇后在紫宸殿单独召见了大将军裴行俭和波斯王子尼涅师。紫宸殿属于内朝,与宣政殿相比,气氛自由了许多。对于官员们而言,能够在大明宫的紫宸殿受到武皇后诏见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根据史书记载,晚年的唐高宗被病痛折磨,国事几乎都托付给了武皇后,正是在大明宫中的紫宸殿,这个日后威震天下的女人开始执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尼涅师是一位在长安长大的波斯王子,官居大唐的左武卫将军,由于父亲亡故,尼涅师必须返回波斯继承王位。公元679年,大将军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西归,在天山以西的碎叶城,大唐骑兵打败反叛的西突厥人,西突厥的可汗被俘虏,丝绸之路的秩序恢复畅通。在唐高宗和武皇后的时代,国力进一步增强,大唐骑兵多次抵达葱岭以及天山以北的地方。对唐高宗而言,除了每况愈下的身体,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公元680年,在返回长安的路上,裴行俭不费吹灰之力又收服了北部边疆反叛的突厥贵族,突厥首领被押送长安,大批突厥民众归附,大唐的军威远播四方。唐高宗李治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崇与荣光。史书上记载,高宗时期,大唐的疆土东至日本海,西达咸海,南抵越南,北越贝加尔湖,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学者们认为,在高宗统治期间,大唐实际控制的疆域最为辽阔,长安城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一切都预示着一个辉煌的时代已经到来。
唐太宗时期,大唐骑兵抵达天山脚下,汉末以来时断时续三百多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在唐高宗统治的三十四年里,帝国的铁骑一次又一次越过沙漠,为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而不断浴血奋战。无论是彪悍的突厥人还是凶猛的强盗,再也没有人敢肆意破坏丝绸之路的新秩序,疲惫的商旅可以放心地睡觉,异邦的使节可以通行无阻。东方的丝绸和茶叶从长安出发,一直可以抵达罗马;西方的金银和珠宝,从阿拉伯帝国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达到顶峰。自汉帝国开通丝绸之路以来,生活在西域以及今天中亚一带的少数民族就不断来到中原,这些人被笼统地称为胡人。在大唐的都城长安,胡人随处可见。唐代的史料中记载,胡人戴着汉人的帽子,汉人穿着胡人的衣衫,包括一万户突厥人在内,长安城中的胡人很可能有近十万之多。擅长经商的粟特人主宰着西市的贸易,龟兹的舞女在酒肆最受欢迎,于阗人以绘画而赫赫有名,高昌的乐人常常被皇室选中前往宫廷演奏,不仅如此,很多胡人直接为皇室服务,大明宫中的皇家卫队里就有不少胡人,甚至连皇家卫队的队长,也是胡人出身。政治上不分疆界、张开怀抱,经济上不分族别、竞争谋生,族别上不分胡汉,皆为臣民,胡人几乎融进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唐帝国的统治者大度豁达、自信包容,可能与遗产中的胡人血统有一定关系。学者们考证,大唐的前三位皇帝,其母系血统都是胡人,唐高宗李治更是充满了胡气,汉族血统只占四分之一。汉民族的血液里大量掺进胡人的剽悍精神,而胡人的灵魂中,也铭刻着汉民族的文化烙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包容,大气磅礴,各民族、各宗教在大唐和谐相处,对中华和夷狄爱之如一,这就是公元七世纪的大唐帝国。
在中国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似乎失之偏颇。唐高宗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帝,统一儒家经典,改进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律法,他继承了唐太宗留下的基业,并且发扬光大。在临终之前,五十六岁的唐高宗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如果上天再赐朕一个月的生命,能够重返长安,朕死而无怨了)。高宗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成就了他帝王梦想的大明宫。公元683年,在大唐的东都洛阳,唐高宗驾崩。高宗去世后,武皇后开始执掌大权,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大业,或许是逃离曾经的噩梦,武则天离开长安,以洛阳为东都。公元690年,六十七岁的武皇后在洛阳称帝,世人谓之武则天。武则天离开长安之后,大明宫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皇家卫兵、宫女和太监,这座巨大的宫殿在默默等待,等待女皇的归来。
第三集 明月当空
公元690年,在大唐的东都洛阳,一个女人终于登上了帝位。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了这个似乎只有男人才享有的称号,她奋斗了一生。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独一无二的。从秦始皇开始到大清帝国灭亡,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一百多年,共有皇帝两百多位,而武则天是其中唯一的女皇。十四岁被唐太宗选为才人进入皇宫,二十六岁时被迫栖身寺院,三十二岁被唐高宗立为皇后,六十岁开始执掌大权,六十七岁时登上帝位。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绝对是男权社会的一个神话。武则天统治大唐期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洛阳度过的,公元701年,武则天终于返回长安,这一年,女皇已经七十八岁了。
对于晚年的武则天而言,最割舍不下的,就是长安城中的皇宫——大明宫。三十多年前,她不仅参与修建了大明宫,而且在大明宫开始垂帘听政,正是在大明宫,武则天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顶峰。在离开多年之后,武则天又回到了大明宫。在中国历史上,大明宫应该是规模最庞大的宫殿群。它占地五千多亩,面积相当于五百个足球场大小。主要宫殿沿中轴线分布,对称严整,等级森严。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在一条中轴线上,是大明宫中的三大殿。三大殿是上朝和处理国事的地方。三大殿以北,是皇家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大唐最富丽堂皇的地方。在皇家生活区,这个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就是太液池。太液池中间有三座岛屿,象征着东海上的三座仙山,最大的蓬莱岛上有一座秀丽的亭阁—–太液亭。广阔的水面像展开的绸缎,不时有天鹅穿行其间,野鸭嬉戏出没。
在皇家生活区,最为显赫的宫殿式麟德殿。大明宫地势高低起伏,麟德殿就建在太液池西边的高地上。麟德殿的造型是独一无二的。三座巨大的宫殿依偎在一起,中间用柱子相连。前殿、中殿和后殿再加上第二层的楼阁,麟德殿是唐代形制最为复杂的一座宫殿。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麟德殿的三重殿造型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麟德殿建筑在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大台上,宫殿的总面积超过了五千平方米。在中国历史上,麟德殿是最大的木结构单体建筑。在梁柱和屋檐之间,巨大的斗拱层层叠加,错落有序,在这些斗拱的支撑下,屋檐向外伸展,像巨鸟的翅膀一样高挑上扬。庞大而不失轻灵,威严中显露活泼。这样巨大的宫殿亘古未有,这样的风格设计空前绝后。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蔚为壮观的麟德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气魄雄浑,格调高迈,麟德殿代表着大唐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与前朝的三大殿不同,麟德殿是皇帝举办宫廷宴会的场所,这是大唐等级最高的宴会厅。只有那些帝位显赫的人才有资格来到这里。公元702年,武则天在麟德殿诏见一个叫论弥撒的吐蕃使臣。巨大的宫殿,华美的舞蹈,艳丽的服装,高高在上的女皇,边陲之地的吐蕃人从未见过如此景象。论弥撒和吐蕃使团成员不知所措,目瞪口呆。大唐的风范只有亲眼目睹才能够感受。
女皇的一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在那个时期,女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在大明宫,女人不仅是最高统治者,一些贵族出生的女官们也经常参政议政。尤其是宫廷佳丽和贵族女子,她们经常扮演曾经只属于男人的角色。根据史料记载,大明宫的宫女们非常喜欢一种娱乐活动—-蹴鞠。蹴鞠最早起源于军事训练,是流行于中国古代的一种体育运动。有点类似现代的足球比赛。在唐代以前,这种娱乐活动被认为并不适合女人。但是在大明宫,在长安城,在大唐帝国,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参与她们喜欢的任何娱乐活动。根据唐代的史料来看,有唐一代,女人拥有很大程度的婚姻自主。离婚和再嫁非常普遍。
在女皇当政的时代,女人的服饰开放而又华丽。遮挡脸部的面纱消失了,美丽的容颜完全暴露在阳光下。从大明宫开始,长安开始流行一种无领的女装,里面竟然没有内衣。裙带当风,纱罗飘舞,大唐女人所拥有的生活,即使是今天的人们也很难想象。宫廷引领着长安的时尚,逐渐波及整个长安城。史书记载,在武则天统治的年代,每逢春暖花开,长安的街道上冠盖盈野、美人如云。每逢良辰美景、佳节丽日,女人们更是浓妆艳抹、看花踏青、观灯赏月。今天,在唐代的绘画里,从这些出土墓葬的壁画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她们的激情,触摸到她们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在人类文明史上,像武则天这样影响过一个时代的女人非常罕见。在唐高宗之后,一代女皇延续了贞观之治的辉煌,大唐在她的手中如日中天。
公元702年十二月,大唐骑兵抵达天山以北,帝国在庭州设立了北庭大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掌管天山以北的广阔土地,安西大都护府统辖远至碎叶的安西四镇及天山南麓。女皇不仅维护了帝国版图的完整,而且极大地扩张和延伸了丝绸之路。对于大唐帝国而言,武则天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她在大明宫第一次设立武举制,又创立了殿试制度。从武则天开始,科举出身的平民之士逐渐代替了世袭的贵族和门阀,大唐的官僚政治日益成熟。女皇是一道靓丽的彩虹,以自己的光芒照亮了大唐的天空。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留给她的是一个灿烂瑰丽的梦。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女人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名望最为显赫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记录。
女皇告诉自己的子孙,她离世之后,去掉皇帝的称号,以皇后的名义葬于乾陵。乾陵位于陕西省的乾县,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就合葬在这里。对于武则天而言,李治是她始终感激和深爱的人,没有唐高宗李治就没有女皇武则天传奇的一生。
武则天离世之后,第三个儿子李显继位,这就是唐中宗。大唐的江山重新回到李氏家族手中。公元709年,吐蕃使臣论弥撒第三次来到大明宫。在太液池东边的梨园广场,唐中宗李显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马球比赛,用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吐蕃人。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马球也叫击鞠。据说,这种古代最奢华的体育娱乐活动源自波斯。也有资料显示,马球就源自西北高原上的吐蕃人。唐代的史料中记载,吐蕃人骑术高超,尤其擅长马球。唐朝初年,马球首先在宫廷中开始流行。唐中宗李显尽管性格懦弱,却非常喜欢暴烈刺激的马球。由于皇室的偏好,大明宫中修建了好几处马球场,禁军将士,贵族官僚等,都是狂热的马球分子。
比赛在皇家马球队和吐蕃马球队之间进行。皇家马球队由大明宫中的禁军战士组成,吐蕃马球队则是骑术高超的吐蕃贵族。对于大唐的皇帝李显而言,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比赛。泱泱大唐,无论如何都不能输给边远的吐蕃。吐蕃人在不久前的战争中被大唐打败,渴望通过马球比赛挽回颜面。马球是一项典型的男人运动,对于球手和马匹的要求都非常高。这些奔驰在球场上的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训练的难度远远高于对战马的要求。对于球手而言,不仅要有高超的骑术,还要拥有铁一般的意志。马球场就是战场。从马上坠落,摔断腿骨,甚至致死常有发生。这是一项极度危险的娱乐活动。史书记载,比赛开始之后不久,皇家马球队就非常被动,这些禁军士兵并非吐蕃人的对手。吐蕃人名不虚传,他们的击球技术确实很高。
唐中宗非常狼狈,不得不要求换人。换人之后,比赛重新开始。这一次脸面尽失的是吐蕃使臣论弥撒。大唐的荣誉得以保全,比赛最终以皇家马球队大胜而结束,扭转败局的大唐球手是临淄王李隆基。李隆基是女皇武则天的孙子,这个年轻人即将走向大唐的历史舞台。公元710年,吐蕃人论弥撒离开大唐后不久,大明宫的宣武门又一次爆发了政变。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玄武是镇守北方的大神,但大明宫的玄武门似乎总与宫廷政变联系在一起。唐太宗在太极宫的宣武门发动了政变,夺去了帝国的大权。而这一次策划政变的人是李隆基。武则天之后,继位的唐中宗李显优柔寡断,大权逐渐落到了皇后韦氏手中,朝纲一时非常混乱。在帝国最需要的时候,李隆基站了出来。图谋不轨的韦皇后被杀,大唐的秩序重新恢复。公元712年,李隆基从父亲唐睿宗李旦那里继承了帝位,这就是唐玄宗。
唐玄宗刚刚登上帝位,就在大明宫的宣政殿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殿试。这些考生是吏部最新任命的一批县令,在他们上任之前,皇帝决定亲自考核。在唐玄宗看来,帝国的根基在于成百上千的郡县。作为地方长官的县令,级别虽然不高,却是帝国的基石。这些未来的县令必须是合格的人才。隋朝初创科举制,文人们从此能够以自己的才华而进入朝堂为国家效力。大唐建国以后,科举制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成为大唐的栋梁之材。李隆基继承帝位以后改革科举制,在限制官员数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在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实行轮换制度。既增进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又全面提高了官员的管理才能。为了及时了解地方的治理情况,帝国设置了专门的采访使,对州县各级官员进行有效地监督和考核。考试持续了一整天,精力充沛的唐玄宗当时就颁布了考试结果。根据唐代的史料记载,在一百多位考生当中,只有一人为可造之材,此人将立即赴任,在都城长安所辖之地就职。二十多人基本合格,择日派往帝国的四面八方。将近一半人为滥竽充数之辈,返回家乡继续读书。
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大唐的朝纲开始焕然一新,一个空前的盛世即将到来。
第四集 盛世荣光
公元712年,大唐立国将近一百年,就在这一年,李隆基登上了帝位,他就是声名显赫的唐玄宗。在唐玄宗的统治下,大唐即将进入辉煌的顶峰。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影响深远。实行科举制以后,文人开始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唐玄宗励精图治,帝国的朝堂很快就人才济济。
根据史书记载,在大唐的皇宫大明宫,唐玄宗经常和自己的官员们举行马球比赛。这些饱读诗书的帝国官员,在马球场上同样能够叱咤风云。从史料统计来看,大唐为数不少的官员,坐于朝堂可以运筹帷幄,跨上战马就能威震边疆,这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大唐的官员拥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在大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们谈空论玄,多少有些病态;大唐之后的宋明王朝,官员们老成世故,多少有些偏狭。而大唐的文人,似乎更为刚健,更为豪爽,更具有开拓精神。在古代中国,马球恐怕是最危险、最刺激的一种娱乐活动。伤筋断骨的事情经常发生,但是大唐的精英们却乐此不疲。或许,这种娱乐活动非常契合唐人的性格。无谓的冒险精神,强烈的竞争意识,为男人的荣誉而战,为骑手的尊严而战。在大明宫的马球场上,皇帝和官员,宰相和幕僚,所有人一律平等,进球时每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唐玄宗热衷于马球比赛,经常不顾个人安危,高力士是唐玄宗最信任的太监,他多次劝阻皇帝不要参加马球比赛,但唐玄宗仍然一意孤行。年轻气盛的皇帝,智慧而充满朝气的朝堂,大唐的盛世已经到来。
这是一个难以用语言描绘的时代。就在这个时代,一个运用汉语语言的大事诞生了,他就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在盛唐的天空,李白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有学者考证,李白出生在天山以西的碎叶城。公元679年,大将军裴行俭第一次在碎叶城刻石记功。李白出生的时候,碎叶已经成为大唐西部边疆的军事重镇。公元742年,已过四十岁的李白来到了长安城,与当时的文人一样,李白渴望报效朝廷,为大唐建功立业。贺知章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又在朝廷身居要职,深受唐玄宗的信任。李白绝世无双的才能震惊了贺知章,贺知章向唐玄宗极力推荐李白。
在大明宫太液池一带,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离宫别殿。金銮殿在太液池的南岸,幽静而典雅,唐玄宗经常在这里诏见文人墨客。唐玄宗酷爱艺术,处理朝政之余经常在宫廷进行艺术创作。在唐代,诗和歌都非常流行,诗人和歌手因此密不可分,歌手需诗人写词,而诗人由于歌手的传唱很容易名声大噪。李白即兴赋诗为宫廷歌手填词助兴。李白举世无双的才华打动了唐玄宗,从此进入大唐的翰林院。
大明宫的西边有一个夹城,夹城的边上就是翰林院。翰林院初设于唐代,李白进入翰林院的时候身份叫翰林待诏。唐玄宗喜好艺术,将帝国境内最优秀的文人都安置在大明宫中,以备随时传唤。翰林学士们并不参与政事,平时非常闲散,翰林院有点类似皇家的文学艺术委员会。李白一直梦想着建功立业,对翰林院平淡的生活很快就厌倦了。在等待皇帝诏见的日子里,长安的胡姬给了李白极大地安慰。这个旷世奇才在自己的诗歌中,为这些异族的女人留下了不少篇章。“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且就胡姬饮。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在长安城著名的酒肆不是在曲江池就是在西市。在西市的酒肆,有不少来自西域和波斯的女人,这些远离家乡的女子以独有的魅力为长安城增加了一丝神秘的异域风情。然而,长安城最迷人的地方仍然在大明宫。在太液池周围分布着十多个花园,唐玄宗继位后,梨园一枝独秀,逐渐成为皇帝进行音乐和舞蹈创作的地方。梨园堪称中国第一座皇家艺术学院,这里云集了大唐最优秀的艺术人才。唐代的宫廷乐队共分十部,每部又分为坐部和立部。宫廷乐手各怀绝技,来自于整个帝国数量至少有上千名。在世界音乐史上,大唐的宫廷乐队或许是数量最为庞大的,而唐玄宗本人即是梨园的缔造者,也是其中最重要的艺术家。在所有的乐器当中,唐玄宗最喜好琵琶和羯鼓。据说,为了练习羯鼓,他打断的鼓槌装满了好几个柜子。
大唐第一歌手李龟年,最负盛名的琵琶演奏家雷海青,当世最杰出的艺术家都在大明宫的梨园留下了他们的印迹。大唐最负盛名的诗人,李白、贺知章、王维等,也经常光临梨园,填词作赋。在唐代,中国在许多艺术领域达到了一个后世无法逾越的高峰。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的辉煌无可比拟,音乐、舞蹈、绘画和书法,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在这个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诗人、大歌手、大乐手、大画家几乎都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联袂出现,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年代似乎再也没有第二个。在西方历史上或许只有十五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才能相提并论。我们至今也无法完全明白,为什么在唐朝,且只有在唐朝,才留下了那么多登峰造极的艺术佳作。大唐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也留下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
在陕西省的各个博物馆人们都可以看到这种陶制的三彩马,今天它已经成为大唐的一个符号。饱满而圆润,神秘而奔放,这是梦中的马。从这些唐代的三彩马身上,你或许可以触摸到一丝大唐的气息。在唐代的绘画中,我们同样也能够感受到这种气息,亭亭玉立的宫女、热情奔放的贵妇桀骜不驯的骑手,自信而豪迈,雍容华贵又激情洋溢,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大唐精神。独一无二的大唐精神,培育出了无比绚烂的艺术之花。
公元717年,李隆基统治大唐的第五年,第九次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公元663年,在大明宫建成的那一年,大唐和日本在朝鲜半岛的白江村爆发了一场战争。日本水师几乎全军覆没。白江村战役使日本人突然发现了自己和大唐的巨大的差距。从此,日本努力修缮与大唐的关系并开始大规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当时从日本到中国的航海非常危险,船只经常被大海吞没,但是,死亡阻挡不住日本人往返大唐的脚步。根据史料记载,第九次日本遣唐使随员多达五百五十七人,除了正使、副使以及大量工作人员之外,还有不少十八九岁的留学生,十九岁的阿倍仲麻吕就是其中之一,阿倍仲麻吕不会想到他将在大唐度过一生。
雄伟的长安城,壮丽的大明宫,大唐的气象深深震撼了日本人。许多日本学者认为,白江村战败之后日本全面向大唐学习,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向西方学习如出一辙。遣唐使返回日本的时候,不仅带走了大量的典籍,还包括不少的艺术珍品。一些大唐工匠也受朝廷的派遣随船前往日本,帮助日本人营建庙宇宫室。仿照长安城的形制,日本人建造了自己的都城 平安京,根据大明宫的风格,日本天皇建造了自己的皇宫 平成宫。平成宫的正殿大极殿不仅是含元殿的微缩版本,也名字也来自于大唐。围棋在唐代以前就从中国传到了日本,但日本的围棋水平一直很落后。在唐玄宗时代,围棋在大明宫非常盛行,唐玄宗曾多次组织大唐、日本和新罗之间的围棋比赛。日本遣唐使不仅学到了先进的围棋技术,在归国的时候还带走了大量的围棋典籍。从典章制度到律法规范,从都城营建到风俗习惯,日本文化都深受大唐影响。今天,在日本的京都和奈良,这些世界文化遗产都铭刻着盛世大唐的印记。
开放的大唐,不仅为日本留学生提供饮食起居,而且发放数额不菲的奖学金。到达大唐之后不久,年轻的阿倍仲麻吕就进入长安的太学。一千多年前长安的太学或许是当时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日本人、新罗人、西域人、波斯人,东西方的留学生济济一堂,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大唐文化。数年之后,阿倍仲麻吕参加大唐的科举考试,竟然以才学出众而进士及第。唐玄宗欣赏阿倍仲麻吕的才华赐名晁衡,一个外国人在学者如林的大唐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堪称奇迹。
公元753年,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到达中国,唐玄宗在大明宫含元殿诏见,日本和新罗因座次而发生争执。启禀陛下,日本遣唐使请求坐于新罗上首,新罗猥琐偏狭,为何坐于上首?日本人羞辱新罗,请大唐皇帝明察。下去吧。两国各不相让,争执一度非常激烈,日本副使吉备真备曾经和晁衡一同留学大唐,唐玄宗对他印象很深。陛下,我等不远万里来到大唐,承蒙陛下天恩,感激不尽。由于晁衡的斡旋,日本使臣被破格提升,最终得到了首席排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日本人晁衡已成为大唐的秘书监。秘书监执掌图书典籍,有点类似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属于帝国的高级官员,晁衡一直为大唐效力再也没有返回日本。吉备真备返回日本后屡获升迁,一度担任右大臣,在当时的日本这一官职相当于宰相。吉备真备仿照大唐的律法为完善日本的典章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史书记载,与大唐交往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两百多个日本遣唐使到达长安十五次,东罗马帝国先后七次遣使至长安,阿拉伯帝国曾三十六次派出使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长安和睦相处,各种宗教信仰在长安并存,而在当时的欧洲,人们正因宗教和人种偏见而互相攻伐。当异教徒的鲜血染红欧洲大地的时候,大唐却不分族别,不分贵贱,胸怀世界,包容四方,或许,在人类古代文明史上只有大唐帝国曾经到达过这样的精神境界。唐玄宗取得的成就不但超过了历史上的许多皇帝,后来的帝王也很少能够超越,这就是继贞观之治以后大唐的第二个盛世,开元盛世。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缔造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帝国神话。开元期间,大唐直辖三百二十一州,边疆州达到了八百个,人口至少有五千多万,在当时的欧洲最大的国家,人口也不到三百万。大诗人杜甫的诗《忆昔》是那个年代最好的写照,“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每年正月十五长安城都要举行盛大的上元节。上元节的灯火尤其繁盛,数千名丽人在灯轮下踏歌三天三夜都不间断,这是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一个名副其实的盛世。
今天,海外华人的聚集区仍然以唐人街命名,对于所有的中国人而言,做一个唐人是深藏于内心的渴望,是永不泯灭的理想。公元八世纪中叶,长安成为东方的传奇,而大明宫是这个传奇中最华彩的篇章。然而,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却开始厌倦权力,他己经六十岁了,统治大唐整整三十二年,在大明宫中的隐秘和夹城,年届花甲的皇帝正在奔越约会,一个美丽的女人吸引了他所有的注意力。
第五集 繁华如梦
公元736年,一个叫安禄山的胡人因罪被押往大唐的都城长安。安禄山出生在今天的辽东一带,父关为西域胡人,母亲是突厥人。安禄山在民族杂居的地方长大,通晓多种语言,由于语言天赋,安禄山得以进入大唐的边疆部队。公元736年,安禄山因一场败仗而获罪,根据大唐的律法,这个胡人被解送长安城听候皇帝的处置,没有人知道,这个胡人将给大唐带来一场巨大的灾难
公元八世纪中叶,大唐处于辉煌的顶峰,而帝国的统治者唐玄宗也找到了自己至爱的女人。杨玉环在一个官宦家庭长大,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十六岁时,杨玉环嫁给了唐玄宗的一个儿子。公元740年,五十六岁的唐玄宗第一次见二十二岁的杨玉环,这个风姿绰约的女人像天赐的尤物,飘然降临在唐玄宗面前,唐玄宗就这样坠入情网。
作为大唐的皇宫,大明宫诞生已将近八十年,经过不断的修缮,这座巨大的皇宫日益繁华。“玉阶三重镇秦野,金殿四墉抚周原。平楼半入南山雾,飞阁旁临东野春。”在唐代诗人们的描述中,大明宫既气魄宏大,又不失自然祥和。在大明宫的北部,分布着大量的离宫别殿,这一带是皇家休闲和娱乐的地方。亭台楼阁,流水潺潺,静雅而充满了情趣。含凉殿位于太液池南岸,以凉爽而闻名。根据史料记载,含凉殿的四周装有水力转动的风扇,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含凉殿也凉爽至极。杨玉环虽然是自己的儿媳妇,但对于唐玄宗而言这并不是个大问题,女皇武则天在嫁给唐高宗之前,就曾经是唐高宗的父亲唐太宗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大唐的婚姻制度方面的宽容非常罕见。
公元745年,唐玄宗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由于帝国没有皇后,杨贵妃成为大唐最尊贵的女人。杨贵妃不仅姿色超群,而且善解人意,唐玄宗喜欢围棋,经常与自己的兄弟比赛,每当局面对皇帝不利的时候,贵妃总能及时解围。“皇兄,恐怕你要输了”“今日胜负不分”对于年届花甲的唐玄宗而言,杨贵妃正是那个自己需要的女人。作为女人,杨贵妃几乎最完美的化身,她天生丽质又聪慧异常,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天才。杨贵妃精通音律,尤其是琵琶弹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不仅如此,杨贵妃在诗歌方面也很有才华,全唐诗中就收有杨贵妃的诗歌,但是,在各种技艺当中,杨贵妃的舞蹈尤其出众。面对这样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我们可以想象年老的唐玄宗,像少年一般的爱情,所以的荣耀都是过眼云烟,只有爱情和艺术是永恒的。
晚年的唐玄宗沉迷于艺术创作,开始慢慢地疏远帝国的管理事务,大诗人李白,曾经在大明宫中的翰林院任职,任职翰林院期间,李白很少参与政事,主要的任务是为宫迁东舞填词赋诗。据唐代的史科记载,李白醉酒之后,曾令唐玄宗最信任的太监高力士脱鞋。对于诗人而言,填词赋诗是迫不得己,他真正的理想是建功立业,然而,此时的皇帝只对艺术感兴趣,建功立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生不逢时的诗人最终离开了长安城。
在大明宫,有一个叫梨园的地方,由于唐玄宗疾迷艺术,这里慢慢地发展成为皇家艺术中心。唐玄宗喜欢丑角,经常在梨园化妆成普通百姓的模样,一国之君扮演丑角无论如何有损于大唐的帝国形象,为了遮掩皇帝的尊容,特意设计了一块白玉挂在脸上,这就是中国戏曲史上丑角脸谱的来历。在中国戏曲当中,丑角的鼻子都要描白,由于唐玄宗的缘故,丑角倍受戏曲艺人的推崇和尊敬,地位一直很高。在中国传统的戏班,不管身份和资历如何,丑角都是最先化妆的演员。
唐代的一本史书上说,杨贵妃生蜀地,好食荔枝。南海的荔枝胜过蜀地,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帝国转运紧急公文的驿马昼夜不停,从遥远的南方向宫中运送荔枝。为了保持荔枝的新鲜,骑手们不得不快马加鞭,从帝国的南方到都城长安,不计其数的驿站都参与到了运送荔枝当中。诗人杜牧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年老的皇帝沉迷于爱情和艺术,帝国的政务在逐渐荒废。根据史料记载,开元后期,宫廷参与艺术与娱乐的人数多达上万人,而科举制度却开始荒废,官僚集团日益庞大但品质却大大下降,裙带作风,任人唯亲,奢靡风气笼罩着官场。开元盛世已经持续了三十年,帝国在达到鼎盛之时,开始走向浮华,就在这个时候,胡人安禄山来到了大明宫。
胡旋舞是一种来自西域的舞蹈,以快速旋转为特征。据说,安禄山曾经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高超的舞技使唐玄宗非常愉快。安禄山善于奉迎,不仅逃脱了惩罚,而且迅速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对于杨贵妃,安禄山极尽讨好之能事,公元742年,安禄山担任平卢节度使,从此成为大唐重要的边关统帅。公元747年,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三年后,安禄山被封为郡王。在大唐历史上,外族被封为王非常罕见,仅仅几年时间,安禄山就成为大唐最有权势的封疆大吏。公元751年,这是大唐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年份,开元盛世仍在持续,但在大唐遥远的边疆去发生了一件影响世界的大事。在中亚一个叫怛逻斯的地方,大唐与阿拉伯军队爆发了一场战争,三万唐军受到十五万阿拉伯联军的包围,战争进行得非常惨烈,一万多唐军被俘虏,其余的全部战死,怛罗斯之战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自怛罗斯惨败之后,大唐骑兵再也没有到达过葱岭以西,帝国的影响力在逐年消弱,衰退的迹象已经出现了,而大明宫中的皇帝仍然在盛世的迷雾中痴迷于艺术创作。
在大明宫太液池的北岸,有一个自雨亭,这里优雅清静,非常适合艺术创作。据说,唐玄宗在一次做梦中曾来到月宫,看到美丽的仙女翩翩起舞,在梦境的启发下,唐玄宗吸收西域以及印度的乐曲,创作了大型乐舞剧《霓裳羽衣》,唐玄宗谱曲,杨贵妃担任纺舞,《霓裳羽衣》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唐玄宗真心希望,自己能够和心爱的女人飞越人间,在月宫中长生不老。如果没有历史记载,很少有人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复杂的人,在前半生,他果敢而睿智,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但进入中老年以后,唐玄宗却完全放弃了一个帝王的责任。沉迷在爱情中的唐玄宗并不知道,表面繁荣的大唐就像一个火药桶,只需要一次致命的引爆。
公元八世纪中期,大唐的危机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边疆的藩镇。唐玄宗时代,在帝国的边疆一带,设置了九个藩镇,藩镇的最高长官叫节度使。藩镇曾经给大唐带来过空间辽阔的疆域,然而,由于唐玄宗后期不问政事,节度使不仅独掌兵权,还逐渐掌握了地方和财政和民政大权。当藩镇的势力过度膨胀,中央再也无法控制的时候,它会随时变得大唐噩梦,给大唐带来噩梦的人,就是唐玄宗一直认为憨厚忠诚的安禄山。安禄山一人兼任三方的节度使,兵力达到二十万左右,当时,整个帝国的兵力,也不过五十多万人。公元755年十一月,镇守大唐北疆的节度使安禄山造反,十五万大军从幽州南下,直逼长安。叛军直趋京城,唐玄宗这才相信,帝国已不再安宁。公元756年六月十日,潼关陷落。潼关是长安的屏障,潼关陷落之后,长安城变得岌岌可危。大敌当前,唐玄宗没有思考如何抵抗,竟然准备逃亡,六月十二日,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竟然悄悄地离开了大明宫。皇帝逃走的消息,飞快地传遍了长发的大街小巷,这座繁华的都市,立即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当中,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四处逃命,流氓土匪则开始抢劫,大明宫中的国家府库被纵火焚烧,有胆大包天的人,甚至骑着毛驴在大明宫穿行。
这个地方叫马嵬驿,位于陕西省兴平县,在唐玄宗逃亡蜀地的路上,皇家卫队在这里发动了兵变,愤怒的士兵们,杀死了专权误国的杨国忠,并且牵连到了杨贵妃。杨国忠是当时的宰相,也杨贵妃的族兄,据说,杨贵妃就是在马嵬驿的一棵梨树下自缢而死。曾经威名显赫的唐玄宗再也无法拯救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以姿色而弄权的女人,她们因为皇帝的宠爱而干涉朝政,拢乱国家的秩序,但是杨贵妃不在其中。从史料记载来看,杨贵妃对权力从未产生过兴趣,也从未主动影响过唐玄宗的决策,她只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才华出众的女人。但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个女人却遭受了最残酷的惩罚,马嵬驿事变后,很多人不愿意相信杨贵妃的死亡,甚至有人传说,她被悄悄地转移到了日本。
唐玄宗逃离长安城后仅仅四天,安禄山的叛军就抵达了长安城下,皇帝出逃,长安根本不设防,叛军长驱直入,占领了帝国的都城,宫殿被毁,皇家的财富被抢劫一空,许多没有来得及出逃的皇室成员,被残忍的杀死,大明宫一片狼籍,血雨腥风笼罩了长安城。
诗人杜甫曾亲眼目睹了长安城的陷落,在一首名为春望的诗中,他充满悲愤地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长安城一片凋零,大明宫无限凄凉。安史之乱不仅摧毁了繁华的大唐,而且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一个空前的盛世结束了,曾经的繁华再也不会复返了。离开长安之后,唐玄宗逃亡到了蜀郡,今天四川的成都市。唐玄宗流亡之后,太子登上了帝位,李隆基成为空有其名的太上皇,跟随在太上皇身边的,只剩下了忠心耿耿的太监高力士。历史似乎潜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轮回,每一轮都因盛极而衰退,因灿烂而显得短暂,无比辉煌的开元盛世只持续了三十多年就匆匆结束了,唐玄宗一手缔造了大唐的辉煌,又将给大唐带入衰败的深渊。在蜀郡滞留了一年多之后,太上皇李隆基上返回长安,返回长安后的李隆基,只能住在破旧的太极宫。公元762四月,太上皇李隆基上孤独中死去,史书记载,流放在外的高力士,听到太上皇去世的消息,吐血而亡。李隆基离世后的第二年,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也落下帷幕,但是对于大唐帝国而言,噩梦才刚刚开始。
第六集 凤凰涅槃
公元618年,大唐建立,定都长安城。在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下,帝国逐渐走向鼎盛。在立国四十五年之后,大唐营建了新皇宫——大明宫。大明宫中的唐高宗延续了贞观之治的辉煌,大唐的势力开始越过葱岭。唐高宗之后,一代女皇武则天接掌了帝国的大权,在她的统治下,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大唐开始走向辉煌。公元712年,唐玄宗登上帝位,经过一百年的积累,大唐终于达到了辉煌的顶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然而,无比辉煌的开元盛世仅仅持续了几十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帝国自此走向衰退。公元762年四月,唐玄宗李隆基在孤独中死去。一年之后,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也落下帷幕。盛世已成过眼云烟,凄风苦雨笼罩着整个帝国,但是,帝国的噩梦并没有就此结束,大唐的江山在风雨中飘摇。
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历代的皇帝都住在大明宫。大明宫依旧雄伟壮丽。但是,皇帝的心情与以前相比却大为不同。安禄山虽然消失了,但藩镇割据却愈演愈烈。大唐立国初期,帝国的权利集中于朝廷,从唐玄宗后期开始,地方的权利越来越大。安史之乱以后,藩镇的势力非但没有消弱,反而日益坐大。藩镇的长官节度使飞扬跋扈,眼中根本没有朝廷。
公元805年,李纯登基,他就是大唐的第十二位皇帝唐宪宗。礼节性的朝会之后,唐宪宗留下自己最信任的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元度。年轻的皇帝满怀激情,渴望恢复祖先的荣光。唐宪宗继位后,大明宫中一座并不起眼的宫殿开始影响帝国的命运。这就是延英殿。延英殿在宣政殿的西北方向,是一座普通的便殿。唐宪宗时期,延英殿开始代替宣政殿成为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能够在延英殿与皇帝讨论国事被大臣们视为一种荣誉。武元衡和裴元度力主打击藩镇,唐宪宗希望在他们的支持下彻底铲除那些肆意妄为的节度使。但是,没有人会想到,变革即将引来一场杀身之祸。公元815年的下夏天,阴雨连绵,非同寻常的寂静似乎酝酿着不祥的变故。六月三日的黎明,宰相武元衡像往日一样走出家门,前往大明宫。灾难就在这时候降临了。藩镇派出的刺客暗杀了武元衡之后从容撤退。恐怖的气氛笼罩着长安城。通向大明宫的上朝之路空空荡荡,暗杀事件极大地震动了朝野。帝国的官员心怀忧惧,躲在家中不敢上朝,大明宫一片死寂。史书记载,兵部的一名官员向皇帝哭诉,宰相在路旁被人杀害,凶手却逍遥法外,实在是亘古未有啊。这是唐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惊天大案。延英殿中的唐宪宗孤独一人,悲痛欲绝。
在大明宫的北部,有一座壮观的道教建筑——三清殿。三清殿是大明宫内等级最高的宗教建筑。它坐落在一个十四米高的大台上。由平地筑起这样大型的高台,在高台上修建宫室,这是大明宫中唯一的一处。自大唐建立以来,道教就被尊为大唐的国教。终唐一世,李氏皇族大都是虔诚的道教信徒。唐宪宗李纯也不例外。变革之路充满了艰辛,在惨痛的现实面前,复兴大唐的理想似乎遥不可及。晚年的唐宪宗沉迷于道教,开始追求长生不老。理想逐渐远去,道教追求的神仙境界或许是一种最好的解脱。根据唐代的史料推断,唐宪宗由于大量服食道士的丹药最终中毒而亡。明月初升,壮观的三清殿也无法掩盖大唐的凄凉。
安史之乱以后, 除了跋扈的藩镇,宦官也逐渐成为大唐无法愈合的伤口。在唐玄宗之前,宦官的地位很低,自唐玄宗以来,受皇帝宠信的宦官开始越权,逐步干涉朝政。公元835年,迫不得已的皇帝制定了废除宦官的计划,但是,计划却被人泄露了。宦官开始报复,屠杀降临大明宫。在宦官的指使下,五百名禁军闯入宣政殿西边的中书省,逢人即杀,六百多人死于非命。丧心病狂的宦官命人关闭了大明宫的宫门,又有一千多人被杀,更多的人随后被牵连致死。这就是大唐历史上令人发指的“甘露之变”。甘露之变以后,官员空位大唐的朝纲形同虚设,大明宫空空荡荡。在延英殿的西边是宦官工作的内侍省。中唐以后,内侍省的宦官不仅掌管着皇家禁军,而且经常把持朝政。他们不仅可以废立皇帝,就连皇帝的性命也控制在他们手里。在大唐的历史上,至少有三位皇帝被宦官杀死。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大唐的天空再也看不到一点光芒。
公元875年,年仅十四岁的李俨即位,这就是唐僖宗。李俨热衷于蹴鞠和马球,视娱乐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大明宫,十多岁的少年皇帝为了练习蹴鞠的技艺经常废寝忘食。在李俨的心目中,帝国事务时别人的事情,跟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李俨不知道的是,帝国的大厦即将倒塌。就在这一年,山东人黄巢起义。对于大唐帝国而言,这将是一场灭顶的灾难。在大明宫太液池的东南岸,有一座广阔的庭院,叫清思院。史书记载,清思殿曾安装了三千片铜镜,耗费了十万黄金和白金箔。帝国朝不保夕,但大明宫中的宫殿却越来越豪华。在清思殿的殿前,有一处宽阔的马球场,对于嗜好击打马球的唐僖宗而言,这里是一出理想的玩乐之地。公元880年,当黄巢的起义军向长安挺进的时候,唐僖宗正在清思殿主持一场耸人听闻的赌局。四名高级官员即将外放,每个人都想去富庶的地方任职,唐僖宗决定,用马球比赛的方式决定优先选择权,第一个击球进洞的人将去最富庶的地方任职。这就是大唐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击球赌三川”。在中国历史上,用这样的方式任用官吏,确实闻所未闻。唐僖宗喜好马球,由于皇帝的偏好,很多不学无术之人,因球技高超而成为帝国的封疆大吏。曾经成就了大唐基业的科举制度早已败落,帝国的官僚体系已经是千疮百孔。
公元880年的冬天,黄巢的军队攻占潼关,长安已近在咫尺。在心腹宦官的挟持下,年轻的皇帝离开大明宫,逃出了长安城。像一百二十年前的唐玄宗一样,唐僖宗也是一路向西,流亡蜀地。皇帝逃走之后,长安城一片大乱。军队及百姓争先恐后,闯入皇家府库,大明宫又一次陷入血雨腥风当中。公元880年十二月初五,唐僖宗逃走的当天,黄巢的军队兵不血刃进入长安。铁甲骑兵行如流水,络绎不绝。黄巢年轻的时候,曾经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试虽然没有结果,但长安的繁华给黄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巢写过这样一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暴露出的不仅是一个人对权利的向往,还有对一个城市的渴望。对于黄巢而言,长安是繁华的象征,长安城中的大明宫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经过数年的战争,曾经的秀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公元881年年初,黄巢在含元殿称帝,大赦天下。但是,黄巢无法阻止农民军的大肆抢劫。曾经高不可攀的都城,如今就在他们的掌握当中。连续几天,农民军洗劫了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诗人韦庄亲眼目睹了农民军烧杀抢劫的暴行,也见证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如何变成一座废墟的过程。在现存最长的一首唐诗《秦妇吟》中,韦庄写到,“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公元883年夏天,当黄巢退出长安时,官军又涌入城内,争货相攻,纵火焚烧,宫室里坊,十焚六七。在这次战乱中,大明宫的破坏最为惨重。包括含元殿和麟德殿在内,大明宫中的大多数宫殿被摧毁。
公元885年,黄巢兵败,唐僖宗终于返回长安,屡遭蹂躏的大明宫再也无法居住,唐僖宗只能迁入太极宫。大明宫就此结束了大唐权力中枢的历史使命。从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宫存世二百二十二年。
日落大明宫,大唐国运将尽。作为大唐的中枢,大明宫的命运和唐帝国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唐长安城数次沦陷,大明宫也屡遭灾难。公元九世纪即将过去,在十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大唐帝国走向了尾声。
公元904年,一个叫朱温的军阀彻底摧毁了长安的宫殿和民房,挟持大唐的末代皇帝迁都洛阳,一同迁移的还有长安的居民。长安城被毁,大明宫彻底沦为废墟。这个曾经包容万千的城市,已经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不知道秩序和道德为何物了。这个盛名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政治中心的城市,在历经了千万杀戮后,再也没有成为京都的可能。
公元907年,大唐帝国灭亡,立国二百八十九年。
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大明宫见证了大唐前所未有的荣耀,也目睹了这个大帝国不可逆转的衰落。大明宫毁灭之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宫殿,再也没有一个朝代在长安建都。中国文化的中心从此东移……
公元1957年,在大明宫毁灭之后一千零五十年,考古人员走向古城西安北部的一处废墟,残砖碎瓦被不断运走,湮没已久的文物陆续暴露在阳光下,沉睡千年的秘密被一步步地揭开。然而这时候,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满目疮痍的废墟就是昔日的大明宫,大唐的皇宫。自1957年以来,大明宫的考古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中国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的学术机构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世界级的文化遗址。
公元2008年,在唐帝国消亡之后一千一百零一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工程启动。岁月的年轮已湮没了历史的痕迹,但是,时间抹不掉的是曾经筑就的荣耀。或许,在这个即将建成的国家遗址公园,我们可以回味大明宫曾经的辉煌;我们可以感受魂牵梦萦的大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像大唐那样留给中国人无尽的想象,没有一座城市像长安那样,铭刻着中国人最为绚烂的记忆。没有一座宫殿像大明宫那样,寄托着中国人永远的向往。大明宫,中华文明在巅峰时期永不磨灭的记忆……